四川强化对“三带”区域经济布局的交通支撑,支持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共建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35 年,四川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9.5万公里左右(不含航路、邮路、农村公路里程) ,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四川省综合立体交通网。
强化对“三带”区域经济布局的交通支撑,包含成德绵广成眉乐雅西攀,成遂南达,攀乐宜泸渝广达。
“1+4+N”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支持眉山建设川滇藏货物陆水转运中心。
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依托眉山、凉山、阿坝等国家应急储备中心以及省级交通应急保障中心,加快完善应急装备物资和运力储备体系。
······
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图
到2035年 基本建成全国交通“第四极”
作为未来30年四川交通强省建设的顶层设计,《纲要》规划期为2022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等交通运输方式。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四川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全国交通“第四极” ,“四向八廊” 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通欧达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联通全球。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四川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设施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效能和服务品质全国领先,开放通道畅达国内外主要城市群,国际门户枢纽影响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实体线网总规模将达9.5万公里左右
《纲要》明确了重点任务,提出要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包括构建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效率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完善国际国内运输网络。
在构建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方面,根据《纲要》,到2035年,四川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9.5万公里左右(不含航路、邮路、农村公路里程) 。
主骨架:“四向八廊”+“1轴2环3带4联”
《纲要》构建对外“四向八廊” 、内部“1轴2环3带4联”的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2.94万公里左右。
据悉,对外“四向八廊”,面向四方,构建8条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打造四川“四向拓展、全域开放” 态势的主骨架,承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全国主要城市群及地区的联系功能,衔接7条陆路国际运输通道,以及4条海上国际运输通道。
对于内部“1轴2环3带4联”,《纲要》明确,“1轴”联系成渝双核,“2环”串联成都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要城市,“3带”强化对“三带” 区域经济布局的交通支撑,包含成德绵广成眉乐雅西攀,成遂南达,攀乐宜泸渝广达。“4联”补充连接其余地级行政中心,包含马尔康经成都、资阳、内江—自贡至泸州—宜宾,康定经雅安、成都至巴中,广元经巴中至达州,广元至南充。
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图
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系统
根据《纲要》,四川还将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
协同重庆共建面向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合力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国际铁路运营集结中心。协同重庆共建面向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合力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国际铁路运营集结中心。
拓展成都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支持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共建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全国性枢纽衔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泸州—宜宾、攀枝花、达州、广元的重要门户枢纽功能。完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提升南充—遂宁—广安、绵阳、乐山、内江—自贡等枢纽城市的交通能级。
综合立体交通网图
推进综合交通跨方式、跨领域、跨区域、跨产业发展
《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包括跨方式、跨领域、跨区域、跨产业4个方面发展任务和要求。
一是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包括统筹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推动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
二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提升交通供给体系适配性,提高交通运输网动态运行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构建新技术交通领域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
三是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与周边省份互联互通,推动五区交通协同发展,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四是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包括推动交通与邮政快递、与现代物流、旅游及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纲要》还提出,要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推进安全发展、智慧发展、绿色发展和人文建设,提升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