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近日,在眉山天府新区龙马镇爱群村的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村党委书记郭红金铿锵有力地说道。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他一心一意为村子谋发展,立足实际勇于探索,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爱群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逐渐壮大,村民们树立了发展的信心,村子的变化日新月异。在郭红金的带领下,该村党组织被评选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郭红金也被评选为2022年度市级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
【有作为】
从村务“小白”到群众的“好支书”
出生于1979年的郭红金,曾是一名军人,四年的部队生活,养成了他吃苦耐劳、办事果断的性格。1999年退伍后,他成为一名货车司机,在成都发展,每月工资上万元。
2017年,郭红金在一次回村探望中,看到村里仍然是一副落后的面貌,心里十分难受。后来,在镇党委的邀请下,郭红金决定放弃在外发展的机会,选择回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刚回村时,村里很多人都不认识,工作很不好开展。”郭红金坦言,虽然自己也是本村人,但长期在外,村里的人和事都很不熟悉,村务工作更是个“小白”。为了尽快了解情况,他起早贪黑,用最快的速度,把村子跑了一遍,大致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
修路、矛盾纠纷化解、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标准化综合服务站建设……郭红金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为联系服务群众提供便利,不断加强基层建设。
郭红金还从村党组织建设着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思广益,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先后成立了党员先锋队、项目党员管理队、党员帮扶队等队伍,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带头抓农业生产等,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村里的道路更顺畅了,乡风更文明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2020年,爱群村被眉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选为“文明村镇”。
【谋发展】
从零开始探索集体发展新路子
爱群村是典型的丘陵地貌,由于处在黑龙滩灌区尾水地段,水资源匮乏,限制了农业生产,村里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
为了改变村子的面貌,郭红金多次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外出学习,看到别的村子在集体经济带动下,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增强了村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他决心要把村里的集体经济搞起来。
2020年,爱群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村两委反复研讨,决定先利用村里堰塘多的特色,探索“一水两用、渔稻共生”的新型种养模式。依托集体经济,村里在60亩鱼塘水面上,用浮板和种植钵发展了约6000平方米水稻种植。同时,向种有水稻的鱼塘里投入了30万尾黄颡鱼,由此开始了高密度循环水养鱼模式。
发展浮稻第一年,集体经济就有了10余万的效益,这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也坚定了郭红金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念。
“我们今年扩大了规模,并新增了试验品种,希望通过试验,能筛选出更适合水面种植的水稻品种。”郭红金说,水面种稻作为鱼稻共生生态种养结合的新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在经验的积累中,郭红金发展的思路也逐渐打开。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在四处考察学习后,又开始在村里兴建大棚,发展蔬菜种植。
“发展大棚种植是我们村集体经济走出的一大步。”郭红金坦言,爱群村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在从零开始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发展集体经济势在必行。
“现在我们村里大棚种植区已建成100亩,其中有8亩是高标准育苗棚。”郭红金满怀信心地说,之所以选择发展大棚经济,是想通过发展大棚,减少村里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树立农民种植的信心,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村发展。
“看到村子越来越好了,我们也愿意回村发展农业生产。”今年34岁的李毅,得知村里大棚建好投用后,立刻回村,承包了约30亩大棚,准备扎根农村,种植订单蔬菜。
“接下来,村里将对大棚进行更高水平打造,以此为契机,完善村里的农业基础设施设备,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带动村民共同致富。”郭红金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