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关系,在眉山这样一个农业大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尤为突出。如何处理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根本还是要靠城乡产业的融合。
无论对城市还是乡村而言,产业的融合都是大有裨益的。城乡产业融合不仅能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逐渐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可持续的良性互动发展趋势,还能促进要素自主有序向乡村流动,激发农村人气活力,激发乡村多重功能价值,推动农村现代化。眉山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也已经证明,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产业来解决三农或城市发展的问题,也不能局限于一城一乡来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产业融合。
实现城乡产业的融合,要分级构建联农带农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市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系统化规模化集聚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正加速构建。但仔细研究思考不难发现,全市抓产业发展整体合力还不够,市本级园区之间缺乏统筹,县一级主导产业集中度不够、优势产业不突出,大多数行政村底部支撑还不足,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产业体系建设,突出发挥工业主引擎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融合联动、梯次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必须依托区县和园区大力实施产业提质倍增行动,聚力打造“1+3”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农产品就地初深加工,形成“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新局面。
实现城乡产业的融合,要着力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园区,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当前,眉山农村产业发展还缺少高能级平台载体,产业功能挖掘不足、链条延伸不够、综合效益不高,产业对人口的引导集聚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园区,需要推动现代生产要素向园区汇聚,依托中心镇、中心村,统筹布局园区、农商文旅综合体组团与村庄建设,丰富拓展“园区+”经济,加快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形成“三生”合一、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实现城乡产业的融合,要配套完善农民就业增收措施。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发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民增收的需求,加快形成以种养殖业等第一产业为根基,加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已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趋势。要紧扣产业发展用工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力度,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多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全面落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各类普惠性支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产业兴带动百业旺。学习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以产业为根基,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必将有效推动我市城乡融合发展,蹚出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