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11点,天府新区某项目负责人的手机收到一条特殊的短信:项目PM10超标告警,请及时整改,并于2小时内通过手机APP或“智慧工地”系统进行处置回复。超期未处置,将按照相关条款进行信用扣分。
原来,从今年1月1日0时起,我市“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正式施行,相关部门借助现代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建立起一个综合适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监管平台,对全市范围内工地落实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监管,确保工程平安、质量过硬。
扬尘监测器是“智慧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对施工现场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噪声以及PM2.5、PM10浓度等进行实时采集,如污染物浓度超标,就会立刻发出警报信息。同时,智慧平台也会进行实时监管,如发出告警后2小时还未处置,系统就会将其推送至眉山市住建领域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自动扣分。
除了扬尘监测外,“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还具有视频监控功能。
“建设工地安全违规就像交通违法一样,可以用‘AI+人工视频自动抓拍’等方式进行记录,并实时传送回终端系统。”眉山市数字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可24小时对工地进行实时监控,通过AI智能分析技术,自动采集工地视频并智能识别、抓拍施工现场未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未佩戴安全绳等不安全行为,并传输至眉山市住建领域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使之成为执法人员的视觉延伸。
如何使用智慧系统实现劳务管理?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建筑工地发现,工地门口均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闸机,每个人进入施工地前,都必须佩戴安全帽,人脸识别系统对其进行身份验证和进出记录,实现关键岗位人员实时定位考勤,杜绝虚假打卡,加强项目负责人、监理等管理人员履职尽责。
据悉,自去年我市“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以来,全市建筑行业智能化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该平台,相关部门能实时掌握工地动态信息,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工地进行差异化、精准化的监督管理,打破以往存在的监管队伍力量不足的瓶颈,改变监管人员疲于奔命的被动局面,为提升全市建筑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水平增添了新的力量。